<遲來的守護者>

2016-04-14 16:14

 

    今天在婦女社區大學的課程中,討論<遲來的守護者>這部影片,影片取材於記者馬丁·思科史密斯於2009年發表的紀實文學報告。這是發生在1952年的愛爾蘭小鎮,真人真事改變而成的故事,一個未婚懷孕的少女菲洛梅娜,在當時保守的社會風氣中,被父親丟在天主教修院,天主教修女認定性是罪惡的,在她生下孩子的第三年,被迫與孩子分離,而她在心中隱藏了這個秘密50年,故事就在一位記者馬汀邀請她到美國華盛頓尋找真相開始。(以下會透露劇情喔,如果不想影響觀影經驗,可先觀看電影)

    我第一次看這部影片的時候,也像影片中的記者一樣憤怒,不明白何以女主角菲洛梅娜可以在那麼短的時間就原諒了修女,她胎位不正難產,修女沒有找醫生,幸好母子都活了下來,她認命的每個禮拜七天在洗衣間工作,每天只有一個小時看孩子安東尼,安東尼在三歲時無預警的被領養走(修院將孩子以1000磅販售讓美國人領養孩子),她連說再見的機會都沒有。即便她和安東尼都曾試圖回到修院尋找彼此,修女以欺騙的方式,讓雙方始終沒有見到面。

    我第二次看這部影片時,我注意到影片裡菲洛梅娜一次又一次掙扎著要不要去挖掘真相,面對自己內在覺得羞愧、覺得自己是罪人,面對自己幻想著孩子過得不好或孩子很好,面對自己可能被說遺棄小孩,她曾經兩次想要結束,不再繼續尋覓,一次是得知長大了的安東尼已經過世,一次是從瑪莉(與麥可一起被領養的愛爾蘭人)那得知他們沒有談過愛爾蘭,她心裡一定想過無數遍,如果遇到兒子,他會有什麼反應,而自己要說些什麼,即使再也沒有機會聽到他說「我想你」,她仍好渴望從兒子身邊的人知道「安東尼是否曾想過我」。分離的痛苦似乎在能夠確定彼此是思念的,而有了連結,而那生命一直空缺著的洞,也在確認了彼此在彼此的心中有個位置,而被填滿。於是,我感受到更多的是追求真相的勇氣,和純真的愛,那份愛一直停留在安東尼三歲前每天見一小時的回憶,有著稚嫩孩童的呼喚聲呼喚著「媽咪」、母親衝向他擁抱他、親親、一起玩,(沒有那些我們長大以後會和母親產生的糾葛),而那份愛如此純淨,形成了在一個人生命底層的善良,形成了一份深信,深信母親會尋找到他。

    我聽到菲洛梅娜對著憤怒的記者說「停止,這是發生在我的事,不是你。由我來決定。」我感受到菲洛梅娜內在巨大的愛,她明白自己這五十年來承受的痛苦,而現在她選擇原諒,而非生氣,她要記者了解憤怒只會讓自己筋疲力竭,她選擇去他孩子的墳墓前相會,以及,將這個事實公諸於世,公諸於世並非為了譴責,而是接受了所有已經發生的,讓人們知道發生了什麼事。

    我會說,這是一部呈現了冷酷的現實,同時也展現了溫柔的故事。

    讓我們創造一個更能支持母親去愛她的孩子的社會吧。